博客年龄:18年3个月
访问:?
文章:11篇

个人描述

姓名:□为了你□
职业:□服务员□
年龄:□老黄牛□
位置:□江苏省□
个性介绍:
别号野草,70年代人。
从教七年,从政三年。
上得意课,作得意文。
认真读书,踏实做人。
我思我在,随意而发。

纸上运河·吴江塘道

分类:东鳞西爪 | 标签: 运河   吴江   塘道  
2006-06-14 20:02 阅读(?)评论(0)

■柯平

摘自《新华文摘》

  于薄暮时分信步登上吴江、平望一带的运河堤岸,随走随看,为水底夕阳的残美惊惧,用手里的数码相机不停地捕捉那些揪心的瞬间。这样的时刻,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历史学家。只要稍微懂一点水利常识的人,都知道眼前这浑浊的水波是中国运河最古老的部分,甚至当吴王夫差在邗沟费尽心机忙乎以前,它河面上的船只已在试图向浙江方面投送兵力和物资。这一结论自有《越绝书》《吴越春秋》里相关记载证明。不过,尽管不少人仰慕它源渊的深沉与古朴,对脚下长长的规则的堤面和由三四吨重青石垒筑的驳岸,还是不由自主地忽略了,而这正是吴江运河最值得骄傲和大书特书之处。这些黝黑光滑、苔痕深深的石块犹如书页,真实而简洁的文字,在时间中打开,记载着当年运河管理者们的智慧和劳动。
  驳岸又称塘道,或者纤道,是保证河流正常运行、畅通无阻的一个关键部分。现存水利史料告诉我们,由于技术和财力方面的原因,隋代以前的河堤,一般都采用原始的将土方夯实的方法。运河在中国大地上以它特有的激情与风姿流淌,在有效促进国家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的同时,带来的问题眼看着也越来越多。要知道隋炀帝当初尽管大有作为,公私兼得,修筑了以洛阳为中心、其形状颇似一个人双臂斜斜向前伸展、与身体分别形成45度锐角的那么一条长达四千余公里的壮阔河流,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好多地方都利用了原来的塘、堰、漾、湖泊与旧河道,真正属于人工开凿的部分实际上连一半都不到,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个典型的豆腐渣工程。各主要河段塌方与堵塞事件差不多每年都要发生好多起。加上江南运河地势不平,低处与高处落差颇大,这使得仅靠风帆和竹篙作为前进动力的船只,上行时异常困难。这情景犹如眼下城市里偶尔可见的拉车上桥的那种窘境。
  唐元和五年担任吴江知县的那位佚名的父母官也许不是最早注意到这一现状的人,但他肯定是最早下狠心要尽自己所能改变这一现状的人。在他手里筑起的科技含量颇高的石砌护岸堤虽只有短短的几十公里,价值与意义却不可小觑。它至少使运河管理上两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得到了改善,一是将因汛期水流湍急冲击土岸引发的河道塌陷减少到最低,二是坚实的青石河堤有利于纤夫行走和使力,提高了船只的航行速度。至于文化上和工程学上的价值,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到目前为止,吴江塘道仍是运河历史上的光荣与亮点。仅从实用角度来看待它,也许并不公正。无庸讳言在这以前有不少官员已在尝试这方面的运作,如晋吴兴太守殷康开的狄塘,杨广时代沿岸植柳、令宫女背纤、婀娜行走的艳闻,唐德宗开元十一年乌程令严谋达重修的湖州至吴江县境的堤岸等,但上述采取的都是普遍利用浚河土方堆筑河堤的方法,虽省工省力但不牢靠。只有唐代吴江的塘道使用巨石砌筑、生面别开,既美观又坚固耐用。一个古代地方官员的品格与政绩,在落日残照中煜煜生辉,令观者抚古思今、神为之往。或许,怎么说呢?让人稍感欣慰的是,今天吴江县的地方主事者显然心存不让古人独美之意,目前我们脚下这段整齐、焕然一新的塘道,听说就是当地政府自上世纪后期开始,投下不少钱陆续维护、修缮起来的。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